移动支付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便捷性和高效性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渗透,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用户数量已突破10亿大关,几乎覆盖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移动支付用户的活跃度也持续提升,每日平均使用次数达到数亿次,且使用时长呈上升趋势。
1、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金额和笔数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XYZ-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 2023 年期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金额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3 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达到 1851.47 亿笔,金额为 555.33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6.81% 和 11.15%;2024 年一季度,我国移动支付业务 443.32 亿笔,金额 152.07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38% 和 5.17% 。观研天下预计 2024 年上半年移动支付金额将达到 291.03 万亿元。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智能手机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价格的逐渐亲民,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率迅速提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5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10.99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8%。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移动支付操作。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速度不断提升,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移动支付提供了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4G 网络的普及使得移动支付的交易速度大幅提升,而 5G 网络的商用则进一步拓展了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如刷脸支付、无感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得以更广泛地应用。
消费者支付习惯的转变:随着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习惯使用移动支付方式进行日常消费。移动支付不仅方便快捷,还能提供丰富的支付场景和个性化的支付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支付需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2024 年中国消费者使用过的支付方式中,手机支付以 73.20% 的占比位列第一,现金支付(63.46%)、实体银行卡刷卡支付(46.40%)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
政策的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为移动支付市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发布,重点推进移动支付便民服务向县域农村地区下沉,并对体系建设、数据安全、重点建设方向作出了指导和具体规划,为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望未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可能会逐渐趋于平稳。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逐渐饱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支付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随着数字货币的试点和推广,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的融合也将为移动支付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用户规模与行为分析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发展,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超过 9 亿人,且用户规模仍在持续增长。移动支付用户群体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但以中青年用户为主。其中,18 - 35 岁的年轻群体是移动支付的主要使用者,占比高达 70% 左右。这部分用户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且生活节奏快,更注重支付的便捷性和效率,移动支付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从用户使用场景来看,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餐饮食品类、民生服务类、交通出行类及转账还款类场景的移动支付渗透率较高。在餐饮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在餐厅点餐、结账,无需现金或银行卡支付,方便快捷;在民生服务领域,用户可以使用移动支付缴纳水电费、燃气费、物业费等,避免了排队缴费的麻烦;在交通出行方面,移动支付广泛应用于公交、地铁、出租车、共享单车等领域,用户只需一部手机即可轻松出行;在转账还款场景中,移动支付实现了快速、便捷的资金转移,无论是跨行转账还是信用卡还款,都能实时到账。此外,医疗健康类也已成为移动支付主流使用场景之一,患者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在医院挂号、缴费、查询报告等,提高了就医效率。
在支付习惯和偏好方面,密码支付仍然是用户最常用的手机支付方式,占比达到 75.34% 。这主要是因为密码支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的特点,用户对其信任度较高。同时,指纹支付和刷脸支付等生物识别支付方式的使用占比也在不断提高,分别达到 55.82% 和 45.84%。生物识别支付方式凭借其便捷性和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尤其是在小额支付场景中,生物识别支付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例如,在便利店购物时,用户可以通过指纹支付或刷脸支付快速完成支付,无需输入密码,节省了时间。此外,免密支付功能在部分场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 57.81% 的用户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使用过小额免密支付,52.19% 的用户在淘宝 / 美团等平台购物时使用过一定限额内的小额免密支付,40.47% 的用户在各种 APP 的会员自动续费功能中使用过免密支付 。免密支付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支付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用户在使用时需要谨慎选择,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3、主要支付平台与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主要由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等支付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还有抖音支付、京东钱包、Apple Pay 等支付平台在部分领域和用户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成立于 2004 年,是中国最早的移动支付平台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支付宝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涵盖了电商购物、生活缴费、金融理财、出行旅游等多个领域。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长期位居前列,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安全保障体系,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支付服务;二是具有丰富的金融服务产品,如余额宝、花呗、借呗等,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三是与众多商家和机构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支付生态系统,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上享受到各种优惠和服务。
微信支付是腾讯公司于 2013 年推出的移动支付平台,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社交生态,迅速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微信支付的优势在于其便捷的支付体验和强大的社交属性。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聊天界面直接进行支付操作,无需切换应用程序,操作简单快捷。同时,微信支付还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微信生态产品深度整合,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例如,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购买商品、预订服务,使用微信支付完成支付,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此外,微信支付还通过推出各种营销活动,如红包、优惠券等,吸引了大量用户,增强了用户粘性。
银联云闪付是中国银联推出的移动支付产品,依托银联庞大的银行卡网络和丰富的线下商户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服务。银联云闪付的优势在于其广泛的银行卡覆盖和与各大银行的紧密合作。用户可以使用银联云闪付绑定任意银行卡进行支付,无需开通额外的支付账户。同时,银联云闪付还支持 NFC 支付、二维码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满足了用户不同场景下的支付需求。此外,银联云闪付还通过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如消费返现、满减优惠等,吸引了一定数量的用户。
从市场份额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形成了双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常用的手机支付平台中,微信、支付宝和云闪付位列前三,占比依次为 84.11%、83.66% 和 37.67% 。抖音支付、京东钱包、Apple Pay 等支付平台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和用户群体中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例如,抖音支付依托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庞大用户流量,在短视频电商、直播带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京东钱包则主要服务于京东商城的用户,在电商购物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Apple Pay 凭借其在苹果设备上的便捷支付体验,受到了部分苹果用户的青睐。
在竞争态势方面,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两家支付平台在支付功能、应用场景、营销活动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例如,在支付功能上,双方不断推出新的支付方式和技术,如刷脸支付、无感支付等,以提升用户体验;在应用场景上,双方积极拓展线下支付场景,与各类商家合作,提高支付的覆盖率;在营销活动上,双方经常推出各种红包、优惠券、消费返现等活动,吸引用户使用自己的支付平台。同时,银联云闪付等其他支付平台也在不断发力,通过与银行、商家合作,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创新服务,试图打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垄断格局,争夺市场份额。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兴支付机构如拉卡拉、易宝支付等也逐步崭露头角,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加剧了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
4、应用场景分析
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及案例:
线上购物:线上购物是移动支付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而移动支付为线上购物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为例,用户在购物过程中,只需在结算页面选择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输入支付密码或通过指纹、刷脸等方式进行验证,即可完成支付。整个支付过程简单快捷,无需使用现金或银行卡,大大提高了购物效率。同时,移动支付还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余额支付、银行卡支付、信用卡支付、花呗支付等,满足了不同用户的支付需求。例如,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余额进行支付,也可以将银行卡绑定到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上进行支付;对于一些有消费信贷需求的用户,还可以使用花呗、京东白条等信用支付工具进行支付,享受先消费后还款的便利。
线下实体店支付: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大型商场、超市,还是街边的小店、摊位,移动支付都已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在实体店购物时,只需打开手机上的支付应用,扫描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或出示自己的付款码,即可完成支付。例如,在超市购物结账时,消费者将手机付款码对准扫码设备,收银员扫描后即可完成收款;在餐厅用餐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进行点餐和支付,无需等待服务员结账,节省了时间。此外,移动支付还可以与实体店的会员系统打通,为用户提供积分、优惠券等增值服务。例如,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付款时,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的会员身份,为其累计积分,积分可以用于兑换礼品或抵扣消费金额;商家也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平台向会员发放优惠券,吸引用户再次消费。
转账汇款:移动支付使得转账汇款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工具,将资金快速转给其他用户或商家。无论是跨行转账还是异地转账,都能实时到账,且手续费相对较低。例如,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进行转账时,用户只需输入对方的手机号码或账号,选择转账金额,即可完成转账操作。同时,移动支付还支持跨境汇款功能,为有跨境资金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便利。例如,一些留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平台向国外的子女汇款,操作简单,到账速度快。
公共事业缴费:移动支付在公共事业缴费领域的应用,让用户告别了排队缴费的烦恼。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应用轻松缴纳水、电、燃气、通讯费等公共事业费用。例如,在支付宝的 “生活缴费” 功能中,用户可以选择所在地区和缴费项目,输入缴费账号,即可查询并缴纳相关费用;微信支付也提供了类似的 “生活缴费” 服务,用户可以在微信钱包中找到该功能进行操作。此外,一些城市还推出了政务服务 APP,用户可以在 APP 上一站式办理多种公共事业缴费业务,进一步提高了缴费的便捷性。
交通出行:在交通出行领域,移动支付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用户可以使用移动支付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例如,在一些城市,用户只需下载当地的公交 APP 或使用支付宝、微信的乘车码功能,即可扫码乘坐公交车;在乘坐地铁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购票或使用刷脸支付进站;在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平台直接支付车费,无需现金找零。此外,移动支付还应用于停车场缴费、高速公路 ETC 支付等场景。例如,一些停车场实现了无感支付功能,车辆进出停车场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车牌并通过移动支付平台扣除相应的停车费用;在高速公路上,用户可以使用 ETC 设备与移动支付绑定,实现不停车快捷缴费。
金融理财:移动支付平台不仅提供支付服务,还逐渐拓展了金融理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或第三方理财平台,购买各种理财产品,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以支付宝的余额宝为例,用户可以将闲置资金存入余额宝,享受货币基金的收益,同时还能随时用于支付消费,实现了资金的灵活管理。此外,移动支付平台还提供了基金定投、股票交易、保险购买等金融服务,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例如,用户可以在支付宝或微信的理财页面上,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一些移动支付平台还提供了智能投顾服务,通过算法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投资组合。
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XYZResearch),系国内领先的行业和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并荣膺CCTV中视购物官方合作品牌。公司秉持助力企业实现商业决策高效化的核心宗旨,依托十年行业积累,深度整合企业研究、行业研究、数据定制、消费者调研、市场动态监测等多维度服务模块,同时组建由业内资深专家构成的专家库,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务体系。研精毕智咨询凭借先进方法论、丰富的案例与数据,精准把脉市场趋势,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市场洞察及战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