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作为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电阻值能灵敏地随温度波动而调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汽车电子系统、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家居设备以及医疗电子设备中。随着中国热敏电阻行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市场需求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行业内已构建起了健全的供应链体系及产业集聚效应。
一、热敏电阻行业发展概述
1、定义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子元件,其电阻值能够响应环境温度的变动,以及因施加电压和电流而产生的自身发热所引发的温度变化而自动调整。它不仅是温度传感器、电路保护机制、温度补偿等感温应用的关键组件,还常被用作加热元件。在家电、通讯模块、工业控制平台、汽车电子技术、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热敏电阻均扮演着核心且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性能与可靠性的重要元素。此外,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技术、以及汽车电子等多个前沿领域,热敏电阻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分类
基于温度系数的不同,热敏电阻行业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类别: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以及临界温度系数(CTR)热敏电阻。而从热敏材料的角度出发,该行业则能划分为半导体热敏电阻、金属热敏电阻以及合金热敏电阻等不同类型。
二、热敏电阻行业产业链全景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XYZ-Research发布的调研报告指出,热敏电阻产业的上游涵盖了原材料与生产设备的供应环节,这一环节主要负责向制造过程提供包括金属、半导体、陶瓷等在内的关键原材料,以及必需的生产设备。中游则是热敏电阻的制造核心,涉及对上游原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包括制备、成型、烧结及封装等一系列工艺流程。而下游则聚焦于热敏电阻的广泛应用领域,这些领域横跨了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技术、医疗设备、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消费电子等多个重要行业。
1、上游
上游关键材料领域总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但部分尖端材料技术相较于国际前沿仍存差距,亟待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国铜产业的坚实发展为热敏电阻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据市场分析报告进行披露,2023年精炼铜产量达到1,299万吨,同比显著增长13.5%,有效保障了行业的生产需求与持续发展。然而,铂与镍等资源的供应状况则为行业带来了一定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高端材料领域的投入与研发力度显著增强,正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以三环集团和中瓷电子为代表的中国厂商正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2、中游
在中游环节,热敏电阻制造企业正逐步向高技术、高精度、高质量方向发展,力求实现国产化替代,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中国企业在片式电阻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份额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国巨、华新科等中国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在市场中稳扎稳打,其中国巨更是以全球第一的产能规模(月产能约1,300亿只)傲视群雄,而风华高科也紧随其后,月产能超过400亿只。尽管在小型化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与日本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凭借庞大的产能规模,中国企业已成功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3、下游
下游应用方面,热敏电阻以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温控设备的核心元件,热敏电阻在智能家居系统的温度调控、航空航天器的精密制造、医疗环境的精准控制以及电池电路的安全保护中均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热敏电阻在温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及充电设备等关键环节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2024年前五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强劲增长(分别完成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增长30.7%和32.5%),作为汽车电子核心部件的热敏电阻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瞭原调研报告网(yjbzr.com)隶属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企业研究、行业研究及细分市场研究、调研报告服务供应商。分析师团队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行业分析报告,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专项调研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