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物医药(原料及装备/生物医药生产/生物医药流通)
1、波士顿科学中国首个生产制造基地落户临港,新片区生物医药产业再添新军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了,10月9日,波士顿科学医疗技术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波士顿科学是又一家选择临港新片区的世界级医疗科技公司。自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波士顿科学不断与上海实现同频共振,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布局。本次临港产业基地项目是波士顿科学在中国建立的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将深化波士顿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布局,进一步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2、推动打造产业创新“核爆点”,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即将举行
10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以下简称:产业周)有关情况。本届产业周将于10月16日至10月20日举办,将正式发布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和医疗机器人等三大前沿赛道的行动方案以及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建设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支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拓展空间、释放生产力,并将首次在海外举办同期活动。目前,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各项活动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产业周的举办将持续彰显上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坚定决心,充分发挥产业周作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重要交流平台的作用,展现上海一流产业生态和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激励内外投资信心。
3、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与生物医药行业应用报告发布
10月11日消息,近日,由蚌埠医学院和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量子计算与数据医学高峰论坛日前成功召开。会上,蚌埠医学院、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和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正式发布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与生物医药行业应用报告。报告指出,量子计算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将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内的复杂计算问题将为中国量子计算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中国的量子算力将赋能全国医疗数据分析、监管机构,加速医疗等行业数据处理,促进数字医疗建设。据了解,论坛同时首次发布了中国量子算力应用乳腺癌诊治的研究成果。
二、政策梳理
国家医保局就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征求意见
【国家医保局就《关于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10月8日,国家医保局就《关于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17日。征求意见稿对管理对象和管理要求进行了明确。管理对象为定点医药机构涉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相关人员,主要包括两类: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医药服务的医疗类、药学类、护理类、技术类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定点零售药店为参保人提供使用基金结算的医药服务的药师(含执业药师、中药师)。相关人员按照其注册执业的定点医药机构与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签订的服务协议,即获得医保支付资格,为参保人提供医药服务,并纳入医保监管范围;征求意见稿提出,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相关人员违反服务协议、违背服务承诺的行为,可参照记分标准对相关责任人员记分,及时将记分情况通报相关责任人员所在定点医药机构(含多点执业的定点医药机构)。当年度内记分累计达到一定分值后,按照服务协议约定,中止或终止相关责任人员支付资格和医保费用结算;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当畅通异议申诉渠道,受理定点医药机构对本机构相关人员对记分结果、登记备案状态动态维护异议提出的陈述、申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