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益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对保健品的刚性需求不断释放,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促使更多人主动选择保健品来维护健康,政策的大力支持与监管的逐步完善,为行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技术的创新推动了产品的升级,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一、保健品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1.1 历史规模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调研,过去数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2013-2023 年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从约千亿元起步,一路攀升,至 2023 年已超过 3000 亿元。其中,养生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从 2019 年的 1740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2159.2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4%。
2016 年,随着《“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保健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规范引导,市场虽在短期内受到政策调整的波动影响,但长期来看,政策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推动市场步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增长率保持在稳定区间。
1.1.2 现状数据
当下,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保健品消费市场。2023 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 3282 亿元,同比增长 8.29%。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2023 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 2460 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9.2%,较上年增长 16.0%,这表明居民在健康消费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对保健品的需求也在相应提升。
宏观经济层面,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为保健品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居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另一关键因素。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知逐渐从 “可有可无” 转变为 “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购买保健品以预防疾病、提升免疫力、改善身体机能的消费行为日益普遍。
1.1.3 未来规模预测
根据预测,2027 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237 亿元,2023-2027 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6.5%。这一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一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预计到 2035 年左右,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人,占比超 30%,老年群体对保健品的刚性需求将持续释放,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二是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90 后”“00 后” 等年轻群体健康意识增强,对保健品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不断提高,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健康产业的整体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保健品的研发创新不断推进,产品功效和品质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2、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1.2.1 年龄分布
老年群体:作为保健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较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面临着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多种健康问题。因此,他们对具有调节血脂、血糖、血压,保护心脑血管,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品需求旺盛。例如,鱼油、辅酶 Q10、褪黑素等产品深受老年消费者喜爱。在购买行为上,老年人更倾向于在药店、商超等传统渠道购买保健品,因为这些渠道能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让他们更放心。同时,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更信赖知名品牌和老字号产品。
中青年群体:中青年群体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常面临熬夜、焦虑、亚健康等问题。出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预防疾病的考虑,他们对保健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90 后”“00 后” 等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消费观念更加个性化、多元化,不仅关注产品的功效,还注重产品的口味、包装和品牌形象。他们对具有护肝、护眼、抗疲劳、美容养颜等功能的保健品较为青睐,如护肝片、叶黄素、维生素 C 等。在购买渠道上,年轻群体更偏好电商平台,便捷的购物体验、丰富的产品选择以及线上促销活动都吸引着他们。此外,社交媒体的推荐和网红种草也对他们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儿童群体:儿童保健品主要由家长购买,用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等。常见的产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DHA 等。随着家长对孩子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品市场增长迅速。例如,过去三年,天猫健康数据显示儿童营养品消费增长超过 100%。家长在购买儿童保健品时,最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和有质量认证的产品,购买渠道主要集中在母婴店、药店和电商平台。
1.2.2 地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健康意识也相对较强,对保健品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较高。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为代表,这些地区的保健品市场规模较大,消费品类丰富多样。消费者不仅关注基础的营养补充类保健品,对具有高端功能、进口品牌的保健品也有较高的接受度。例如,在广东,由于气候和饮食习惯的原因,消费者对清热祛湿、滋补养颜类的保健品需求较大;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消费者对国际知名品牌的保健品如 Swisse、Blackmores 等认知度和购买率较高。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居民保健品消费整体上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健康观念的普及,中西部地区的保健品市场潜力正在逐渐释放。在一些省会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保健品消费增长迅速。消费者在选择保健品时,更注重性价比,对价格较为敏感,以满足基本健康需求的中低端产品为主。同时,由于地域文化差异,不同地区对保健品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如在一些内陆地区,消费者对传统滋补类保健品如人参、枸杞等的认可度较高。1.2.3 消费行为与偏好
购买关注因素: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功能、产品成分和产品资质。根据调查,功能因素的关注度达到 91.7%,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健康需求,如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等;产品成分关注度为 91.2%,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成分的安全性、天然性和有效性,倾向于选择成分简单、无添加的产品;产品资质关注度为 88.1%,包括产品的生产许可证、认证标志等,这些资质是消费者判断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此外,品牌知名度、口碑、价格、包装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购买渠道:目前,保健品的购买渠道呈现多元化格局。传统渠道中,药店凭借专业的药学服务和较高的产品可信度,成为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重要场所,占比约 30.67%;商超以其便捷的购物环境和丰富的产品展示,占比达 26.55%。新兴渠道中,电商平台发展迅猛,凭借便捷性、价格优势和丰富的产品选择,占比达到 20.92%,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首选渠道;直播带货作为新兴的电商销售模式,通过主播的现场演示和讲解,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近年来销售额快速增长。此外,专卖店、社区小超市、便利店等渠道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品牌忠诚度:整体而言,保健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处于中等水平。部分消费者对长期使用且效果良好的品牌具有较高的忠诚度,如汤臣倍健、安利等知名品牌拥有一批稳定的消费群体。然而,由于市场上产品种类繁多,新品牌不断涌现,消费者也容易受到广告宣传、促销活动、他人推荐等因素的影响,尝试新的品牌和产品。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新品牌和新产品的接受度更高,品牌转换的频率相对较高。品牌忠诚度在不同年龄段和地域也存在差异,老年消费者和东部沿海地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
3、销售渠道分析
1.3.1 传统渠道(药店、商超等)
药店:药店销售保健品具有专业服务的优势,药师能够根据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和用药指导,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在销售过程中,药店可以针对特定疾病或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推荐相应的保健品,帮助消费者进行辅助治疗和日常保健。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药店可推荐含有铬元素的保健品,有助于调节血糖。同时,药店的产品质量监管较为严格,消费者认为在药店购买保健品更有质量保障。然而,药店销售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场地租金高,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价格相对缺乏竞争力;销售品类受限于药店的经营范围和进货渠道,可能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商超:商超的优势在于客流量大,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容易产生冲动购买行为。商超通常将保健品放置在显眼位置,并通过促销活动、陈列展示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在节假日期间,商超会推出保健品礼盒装,搭配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作为礼品赠送亲友。此外,商超的购物环境舒适,消费者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品牌和产品的包装、价格等。但商超的竞争激烈,众多品牌在有限的货架空间上竞争,品牌的曝光度和销售情况受陈列位置、促销力度等因素影响较大。而且,商超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在产品咨询和推荐方面无法像药店药师那样提供深入的服务。
1.3.2 新兴渠道(电商、直播带货等)
电商平台:电商平台的崛起改变了保健品的销售格局,其便捷性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消费者无需出门,随时随地都能浏览和购买全球各地的保健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商平台的产品种类丰富,消费者可以轻松对比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产品,获取详细的产品信息和用户评价,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价格优势也是电商平台的一大竞争力,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电商平台上的保健品价格往往比线下渠道更具吸引力,同时还经常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如满减、折扣、赠品等,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此外,电商平台的数据化运营模式,能够根据消费者的浏览和购买历史,精准推送符合其需求的产品,提高销售效率。
直播带货: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近年来在保健品销售领域发展迅速。主播通过实时直播,展示产品的特点、功效和使用方法,与观众进行互动,解答观众的疑问,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信任。直播过程中的限时优惠、限量抢购等促销手段,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快速做出购买决策。一些知名主播具有强大的带货能力和粉丝基础,能够在短时间内带动大量产品的销售。例如,某知名主播在一场直播中,一款保健品的销售额可达数百万元。直播带货还能够通过场景化营销,将保健品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使用价值。
1.3.3 渠道占比与变化趋势
从销售渠道占比来看,目前传统渠道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渠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2023 年,药店渠道销售占比约为 30.67%,商超渠道占比为 26.55%,两者合计超过 50%;电商渠道占比达到 20.92%,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占比约为 5%。
近年来,电商渠道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预计未来电商渠道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提升,有望在 2027 年超过药店,成为保健品销售的第一大渠道。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也将凭借其独特的营销优势,吸引更多消费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传统渠道则需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与线上渠道的融合等方式,来应对新兴渠道的竞争,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保健品市场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概述
汤臣倍健:作为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汤臣倍健创立于 1995 年,2010 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 “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第一股”。公司以 “为家人和朋友提供优质的营养健康产品” 为使命,专注于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领域,产品涵盖蛋白质粉、维生素、矿物质、鱼油、益生菌等多个品类。汤臣倍健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全面的营养健康研究体系。通过实施 “科学营养” 战略,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针对关节健康的健力多氨糖软骨素钙片、适合年轻女性的 Yep 系列胶原蛋白肽饮品等。在渠道建设方面,汤臣倍健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线下覆盖药店、商超、母婴店等各类零售终端,线上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均取得领先的销售业绩,2024 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零售市场份额达 9.3%,稳居第一 。
安利:安利公司创立于 1959 年,是全球知名的直销企业,业务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 年进入中国市场。安利在中国的业务以营养保健食品、美容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和家居护理用品为主,旗下的纽崔莱品牌是全球营养保健食品领导品牌,倡导 “营养 + 运动 = 健康” 的生活方式,产品涵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补充剂。安利采用直销模式,通过建立庞大的营销人员队伍,为消费者提供面对面的产品介绍和服务,同时积极拓展线上业务,打造了安利云购等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在中国市场,安利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培训体系,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是中国保健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
Swisse:Swisse 于 1969 年在澳大利亚创立,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品质的维生素、矿物质、草本植物以及运动营养补充剂。其产品以天然成分、科学配方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著称,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Swisse 的明星产品包括鱼油、蔓越莓胶囊、护肝片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2016 年,Swisse 被合生元(现健合集团)收购,借助健合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渠道资源和营销网络,Swisse 加速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母婴店、药店等渠道,Swisse 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中国进口保健品市场的知名品牌。
东阿阿胶:东阿阿胶是中国 “老字号” 企业,有着数千年的阿胶制作历史,以生产传统滋补类保健品 —— 阿胶为主。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等功效,是女性滋补养颜、调理身体的常用保健品。东阿阿胶秉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其生产的阿胶块、阿胶糕等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注重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承,通过挖掘阿胶的历史文化内涵,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东阿阿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药店、商超渠道外,还加强了线上电商平台的布局,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购买需求,在传统滋补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市场集中度
据研精毕智信息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保健品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根据整理数据,2023 年我国保健品 CR3 为 15.3%,CR5 为 21.1%,其中龙头企业汤臣倍健市场份额仅为 6.2% 。
市场分散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保健品注册审批时间比药品短,临床试验难度比药品低,而行业利润率却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食品厂家进入,导致市场上企业数量众多;二是过往 “蓝帽子” 资质管理存在不严格的情况,大量低质保健品企业通过 “贴牌” 等形式进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分散程度;三是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不同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功能、品牌、价格等方面的偏好差异较大,使得市场难以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各类企业都能在细分市场中找到生存空间。
3、企业竞争策略
产品创新: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需求,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有新功能、新配方、新剂型的产品。汤臣倍健持续推进 “科学营养” 战略,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研究,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具有精准营养功能的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推出定制化的营养解决方案;Swisse 也不断拓展产品线,在传统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的基础上,推出针对特定健康问题的产品,如改善睡眠的褪黑素产品、保护关节的维骨力产品等。
品牌建设:品牌是消费者选择保健品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安利注重品牌形象塑造,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传递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汤臣倍健通过广告投放、明星代言、内容营销等手段,加强品牌宣传,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提升品牌的专业形象和公信力;东阿阿胶则依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品牌文化传播,举办阿胶文化节等活动,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渠道拓展:在销售渠道方面,企业积极布局多元化渠道,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传统直销企业安利在巩固直销渠道的同时,大力发展线上电商平台,通过安利云购、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触达更多消费者;汤臣倍健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线下与各大药店、商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产品铺货率和终端陈列效果,线上在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提高销售效率;新兴品牌则更注重线上渠道的拓展,通过电商直播、社交媒体种草等新兴营销方式,快速打开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价格策略:不同企业根据自身品牌定位和产品特点,采取差异化的价格策略。高端品牌如安利,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品质,维持相对较高的价格定位,满足对品质和品牌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需求;一些新兴品牌或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则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推出价格亲民的产品,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以价格优势在市场中竞争,通过薄利多销扩大市场份额。
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XYZResearch),系国内领先的行业和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并荣膺CCTV中视购物官方合作品牌。公司秉持助力企业实现商业决策高效化的核心宗旨,依托十年行业积累,深度整合企业研究、行业研究、数据定制、消费者调研、市场动态监测等多维度服务模块,同时组建由业内资深专家构成的专家库,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务体系。研精毕智咨询凭借先进方法论、丰富的案例与数据,精准把脉市场趋势,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市场洞察及战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