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定义
氨(NH3)是由氮和氢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是气体状态下的碱性分子。物理性质:氨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但在高浓度下有刺激性气味,它的熔点为-77.73摄氏度,沸点为-33.34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氨是一种气体,但在低温或高压条件下可以液化。
绿氨既绿色制氨工艺主要指全程以可再生能源动力(如风能、太阳能)开展的电解水制氢及空气分离制氢,再通过Haber-Bosch法制氢过程,既通过绿氢制备绿氨。
二、制备工艺
当前,绿氨核心的合成工艺主要可以分为传统工艺(即基于传统的哈伯-博世热催化+高温高压法耦合绿氨)、柔性工艺(即热催化+低温低压法耦合绿氨)及新型工艺(即光催化/等离子/电化学等)三大路径。
1)基于传统的哈伯-博世法(热催化+高温高压)耦合绿氨
反应压力20-50MPa,反应温度350-500℃,在铁基催化剂作用下,绿氢和氮气合成绿氨。
2)基于传统的哈伯-博世法(热催化+高温高压)耦合绿氨
该工艺主要针对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以及氢气储运的挑战。在这一创新工艺中,氨气可被发展成为一种储氢介质,促使氢氨的协同发展。通过对催化剂和流程工艺的不断革新,实现了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不超过400℃)和较低的压力下依然能够高效进行氨的合成,有效地减少了能耗。这一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削减工作温度和压力的限制,使得合成氨装置变得更加小型化和灵活化。从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绿氨生产。这一创新不仅能够应对能源的不稳定性,还在氢气储运方面提供了更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市场规模
中国合成氨行业作为化工领域五大行业之一,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和消费潜力。受合成氨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国产化制氨技术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国合成氨产量在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的4946.26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5884.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
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情况高度关联。过去五年间,受下游氮肥需求量持续增长以及农业用氨和工业用氨需求规模持续扩大的原因,中国合成氮行业产量有较大提升。
瞭原调研报告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市场调研、企业研究、行业研究及细分市场研究、研究报告服务供应商。分析师团队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专项调研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