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将以“减排为主、吸收为辅”的思路实现碳中和。“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两条路径的主次选择决定了不同的碳中和技术路线。
“减少碳排放”主要是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来实现,需要对经济体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做出大规模的调整。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能源被大量消耗在基础制造业(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的“生产型能源消费结构”的国家来说,存量上的调整相当于“伤筋动骨”,难度巨大。而且由于我国大量信贷流向基础制造业的企业,所以如果减排过程中操作不当将会导致大量资产和资源浪费、闲置,还可能造成大量坏账,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增加碳吸收”是增加吸收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只做增量投入,不涉及存量改造,短期内社会经济运行不会受到较大影响。具体来说,“增加碳吸收”这条路径主要分成“生物固碳”和“技术固碳”两个思路来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再次利用。
“生物固碳”又可以分成两大类:林业碳汇和海洋碳汇。
林业碳汇
森林可以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随着植物和土壤呼吸、植被死亡、人工砍伐等方式释放出去,另一部分被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形成碳汇。但同时需要考虑的是植物呼吸作用、死亡后燃烧等会释放二氧化碳。“气候中性碳”理论认为,从最新的研究报告来看,森林吸收的碳和排放的碳基本相等,无法对气候产生影响。另外,已有大量研究指出,造林并不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最有效的手段,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比如,在高纬度地区造林反而可能降低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造成升温;再生林达到原始森林固碳能力需要几十、上百年;人工林树种单一且往往在成熟前就再次被砍伐等。
海洋碳汇
海洋碳汇(“蓝碳”)的概念是相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中被植被和土壤固定的“绿碳”所提出的,指的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和存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根据北京研精毕智测算,有大约93%的碳都被暂时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近三分之一也是被海洋吸收的。因此海洋是与森林等陆地生态系统同等重要的“碳库”。海洋碳汇的发展重点是红树林、海草床、盐沼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尽管它们只是整体海床上极少一部分,但其能捕获和存储大量的碳,并将这些碳长期埋藏在海洋的沉积物中,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但与林业碳汇一样同样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有调查报告指出,海洋中的碳很可能处在循环状态,短时间看可以增加,长期看,排放和吸收也是相等的。
因此,依靠碳汇来进行碳吸收的思路有巨大的争议,目前尚未能形成统一共识。
目前技术固碳一方面经济成本高昂,另一方面由于制造、运输碳捕捉相关设备、碳捕捉设备工作等需要消耗能源、产生碳排放,所以技术固碳的“碳成本”也同样高昂。因此,在技术固碳能够被大规模、低成本和低碳排放地应用之前,技术固碳无法成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手段。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到80%左右;到2030年,降低到75%左右;到了2060年,比重要降低到20%以下。另外根据《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中对各类型能源装机量的占比规划,进一步确认了中国选择了以“减少碳排放”为主,“增加碳吸收”为辅的碳中和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