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的意见》】2月18日,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的意见》。文件指出,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电池材料、电芯模组、控制系统等细分领域。在2023年实现543亿元产值基础上,力争至2025年实现产值700亿元,至203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鼓励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等场景应用,大力推广光储直柔(PEDF)建筑技术和虚拟电厂示范,打造“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应用全球示范城区。支持企业发展光伏电池、锂电池等核心制造装备,建设新能源专用设备集聚区。前瞻布局钙钛矿光伏技术,开展BMS、EMS、PCS等电池控制系统研发创新,加强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研发制造,提升电芯模组研发制造能力,强化优质电芯产品供给,打造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基地。
空间布局方面:依托沙田北打造新能源智造与先导应用核心区,在龙田北、聚龙山、高新南打造新能源产业先进智造示范区、产业培育集聚区和科技产学研引领区,在汕头龙湖、汕尾陆河共建新能源产业飞地,形成“一心三区两飞地”产业发展格局。
【解读】
根据市场调研发现,这项政策是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详细规划和目标,其中提出:
1、细分领域的发展:
新能源装备、电池材料、电芯模组、控制系统等是发展的重点领域。这体现了对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布局,旨在打造完整的新能源产业生态。
2、产值目标:
到2025年,产值目标设定为700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543亿元有显著增长。
到2030年,产值目标进一步提升至1500亿元,显示出新能源产业的巨大增长潜力和市场对新能源技术的长期需求。
3、鼓励场景应用和技术推广:
鼓励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和新型储能等场景应用,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光储直柔(PEDF)建筑技术和虚拟电厂示范的推广,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打造“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应用全球示范城区,体现了对新能源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的重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4、核心制造装备与技术研发:
支持企业发展光伏电池、锂电池等核心制造装备,旨在加强国内新能源设备制造能力,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
前瞻布局钙钛矿光伏技术,开展BMS、EMS、PCS等电池控制系统研发创新,这些前沿技术的研发有助于保持产业竞争力。
加强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制造,这些新型电池技术有望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推动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5、空间布局规划:
依托沙田北打造新能源智造与先导应用核心区,这将成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发展区域,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龙田北、聚龙山、高新南打造新能源产业先进智造示范区、产业培育集聚区和科技产学研引领区,这些区域将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汕头龙湖、汕尾陆河共建新能源产业飞地,这种跨区域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这项政策详细规划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技术重点以及空间布局,旨在通过全面布局和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