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能够辐射全球,其产业链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组成。近年来,由于卫星开发模式和政策利好的原因,民营企业开始在长期由国企主导的中国卫星市场中崭露头角。
定义及分类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 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报告分析,按照轨道高度,通信卫星主要包括LEO(低地球轨道)、MEO(中地球轨道)、GEO(地球静止轨道)、SSO(太阳同步轨道) 以及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基于不同轨道构建的卫星通信系统,在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传输延时、卫星寿命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产业链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完整的通信卫星产业链,主要包含了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其中,卫星制造环节包括卫星平台、卫星荷载;卫星发射环节包括火箭制造和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包括固定地面站、移动式地面站和用户终端;卫星运营及服务环节包括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宽带广播服务以及卫星固定服务等。
从产业链细分环节产业规模来看,根据北京研精毕智公司的数据,2022年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中卫星制造占比约为5.62%,卫星发射占比约为2.49%,地面设备约占51.59%,卫星运营及服务占比约为40.30%,中下游部分的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及服务是产业链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合计占据了约92.89%的市场份额。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虽然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较小,但仍然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市场情况
长期以来,中国卫星市场长期由国企主导。随着卫星开发模式和发射模式的改变,以及国家政策鼓励市场资本进入卫星行业,卫星市场的门槛大幅降低,一些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目前卫星互联网企业分类两种,一种是国有企业,另一类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代表有中国卫星网络通信集团、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民营企业代表有银河航天、九天卫星、航天宏图等。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公司的测算,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约为292.5亿元,预计2025年将升至446.92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1.2%,从整体规模来看,国内卫星互联网体量较小,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受益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鼓励推动卫星互联在各行业规模化应用的政策措施,国内卫星互联网市场发展机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