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迅速扩张,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多家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并不断扩大产能规模。例如,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其新能源汽车产能持续提升,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其他国内汽车制造商如吉利、长城等也在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重大里程碑。11 月 14 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 1000 万辆的国家。从 2013 年中国首次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计体系,当年产量只有 1.8 万辆,到如今突破千万辆大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飞速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 1 至 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77.9 万辆和 97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3% 和 33.9%。业内专家预计,2024 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有望超过 1200 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目前为 76%,与美国不相上下。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体验越来越好;二是消费者接受度快速提高;三是政府出台大量有效鼓励政策;四是出口量的快速增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实力,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机遇。突破 1000 万辆大关,意味着产业链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人工智能、汽车软件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 9 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绩斐然。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 1000 万台;基本建成完备且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功打通了整车、原材料、零部件、系统总成及制造装备等关键环节,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供应链体系。这些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一方面,环保意识的提升、使用成本的降低以及政策的支持使得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高度认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功能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超过 80% 的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成本和智能化功能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出现了首次下滑。下辆车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受访者比例下滑了 6 个百分点,有 22% 的纯电动汽车车主表示下一辆车将不再考虑新能源汽车。这主要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充电设施建设不足,导致消费者在补能体验上的不满。部分汽车公司将高级自动驾驶方案作为标配或一次性选装包提供给购车者,消费者对各类自动驾驶功能的兴趣提升,但支付意愿却出现了下降,一线城市消费者尤为明显。
尽管如此,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智能化等技术优势成功赢得了消费者青睐,传统外资高端品牌车主正以近乎 “单向流动” 的形式被转化为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消费者。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和智能座舱体验,是消费者选择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前两大原因。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良好态势,2024 年 9 月中国汽车出口呈现出良好态势,出口量达到了 61 万辆之多。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 18 万辆,同比增速为 3%,较之上月环比增速则为 5%,其出口量在 9 月汽车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 29.5%。2024 年 1 至 9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 152 万辆,同比增长 18%,在汽车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为 32.4%。据此预测,新能源汽车 2024 年全年出口销量有望超过 210 万辆。
出口量前 10 的国家依次为比利时、菲律宾、西班牙、以色列、印度、阿联酋、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泰国。其中,比利时以 33555 辆的出口销量位居榜首。9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量情况,前五名的国家依次是比利时、西班牙、以色列、德国和阿联酋。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再创新高,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和出口国地位,强化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中的先发优势,并引领全球汽车产业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转型升级。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产能与产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年产量突破千万辆,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策引领、技术进步、消费者接受度提高以及出口增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及产量为20.8万台和15.63万台。
图:中国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产量(千台)及增长率

第一章 产业概述
1.1 新能源汽车定义
1.1.1新能源汽车 定义
1.1.2 新能源汽车产品参数
1.2 新能源汽车分类
1.2.1 HEV
1.2.2PHEV
1.2.3 EV
1.3 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
1.3.1商用车
1.3.2 乘用车
1.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
1.5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及主要地区发展现状
1.5.1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
1.5.2 新能源汽车全球主要地区发展现状
1.6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
1.7 新能源汽车行业新闻动态分析
第二章 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分析
2.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分析
2.2 新能源汽车设备的供应商及价格分析
2.3 劳动力成本分析
2.4 制造成本分析
2.5 其他成本分析
2.6 生产成本结构分析
2.7 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分析
2.8 全球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成本及毛利分析
第三章 技术资料和制造工厂分析
3.1 全球主要生产商2015年产能及商业投产日期
3.2 全球主要生产商2014年新能源汽车工厂分布
3.3 全球主要生产商2014年新能源汽车研究地位和技术来源
3.4 全球主要生产商2014年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料来源分析
第四章 新能源汽车产量细分(按地区、产品类别及应用)
4.1全球主要地区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细分
4.2全球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主要产品类别产量
4.3全球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主要应用领域产量
4.4 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生产商2015年价格分析
4.5美国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千台)、产量(千台)、价格(美元/台)、成本(美元/台)及产值(百万美元)分析
4.6欧盟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千台)、产量(千台)、价格(美元/台)、成本(美元/台)及产值(百万美元)分析
4.7日本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千台)、产量(千台)、价格(美元/台)、成本(美元/台)及产值(百万美元)分析
4.8中国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千台)、产量(千台)、价格(美元/台)、成本(美元/台)及产值(百万美元)分析
第五章 新能源汽车消费量及消费额的地区分析
5.1全球主要地区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消费量分析
5.2全球主要地区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消费额分析
5.3全球主要地区2010-2015年消费价格分析
5.4 全球2010-2015新能源汽车价格,成本,毛利分析
第六章 新能源汽车2010-2015年产供销需市场现状和分析
6.1 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及产量统计
6.2 新能源汽车2010-2015年产量及市场份额
6.3 新能源汽车2010-2015年消量综述
6.4 新能源汽车2010-2015年供应量、销量及缺口量
6.5中国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进口量、出口量及消费量
6.6 新能源汽车2010-2015年成本、价格、产值、毛利率
第七章 新能源汽车核心企业研究
7.1 丰田TOYOTA
7.1.1 企业介绍
7.1.2 产品参数
7.1.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2 日产Nissan
7.2.1 企业介绍
7.2.2 产品参数
7.2.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3 特斯拉
7.3.1 企业介绍
7.3.2 产品参数
7.3.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4 三菱
7.4.1 企业介绍
7.4.2 产品参数
7.4.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5 美国通用汽车
7.5.1 企业介绍
7.5.2 产品参数
7.5.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6 福特
7.6.1 企业介绍
7.6.2 产品参数
7.6.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7 宝马
7.7.1 企业介绍
7.7.2 产品参数
7.7.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8 雷诺
7.8.1 企业介绍
7.8.2 产品参数
7.8.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9沃尔沃
7.9.1 企业介绍
7.9.2 产品参数
7.9.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0梅赛德斯奔驰
7.10.1 企业介绍
7.10.2 产品参数
7.10.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1大众汽车
7.11.1 企业介绍
7.11.2 产品参数
7.11.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2本田
7.12.1 企业介绍
7.12.2 产品参数
7.12.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3菲亚特
7.13.1 企业介绍
7.13.2 产品参数
7.13.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4比亚迪
7.14.1 企业介绍
7.14.2 产品参数
7.14.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5 奇瑞
7.15.1 企业介绍
7.15.2 产品参数
7.15.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6众泰汽车
7.16.1 企业介绍
7.16.2 产品参数
7.16.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7 宇通
7.17.1 企业介绍
7.17.2 产品参数
7.17.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8北京汽车
7.18.1 企业介绍
7.18.2 产品参数
7.18.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9 金龙
7.19.1 企业介绍
7.19.2 产品参数
7.19.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20 中通客车
7.20.1 企业介绍
7.20.2 产品参数
7.20.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21 吉利
7.21.1 企业介绍
7.21.2 产品参数
7.21.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22 上海汽车
7.22.1 企业介绍
7.22.2 产品参数
7.22.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23 江淮汽车
7.23.1 企业介绍
7.23.2 产品参数
7.23.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第八章 新能源汽车价格和毛利率分析
8.1价格、供应及消费分析
8.1.1价格分析
8.1.2 供应分析
8.2毛利率分析
8.3全球各地区价格对比
8.4 新能源汽车不同种类产品价格分析
8.5不同价格水平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分析
8.6不同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毛利率分析
第九章 新能源汽车营销渠道分析
9.1 新能源汽车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9.2 贸易商和分销商及其联系信息
9.3 出厂价、渠道价和终端价分析
9.4 各地区新能源汽车进口、出口和贸易(千台)
第十章 新能源汽车行业2016-2021年发展预测
10.1 新能源汽车2016-2021年产能及产量预测
10.2 新能源汽车2016-2021年产量及市场份额
10.3 新能源汽车2016-2021年消量综述
10.4 新能源汽车2016-2021年供应量、销量及缺口量
10.5 新能源汽车2016-2021年进口量、出口量及消费量
10.6 新能源汽车2016-2021年成本、价格、产值、毛利率
第十一章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分析
11.1 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主要供应商和
11.2 新能源汽车生产设备供应商及
11.3 新能源汽车主要供应商和
11.4 新能源汽车主要客户
11.5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条关系分析
第十二章 新能源汽车新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12.1 新能源汽车新项目SWOT分析
12.2 新能源汽车新项目可行性分析
第十三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