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食品(原材料供应/食品加工/下游消费)
1、伊利连续3年全球乳业五强!有望冲刺世界第一
8月17日,荷兰合作银行公布“2022年全球乳业20强”,中国乳企位居前列,其中伊利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乳业五强”。据相关数据表示,7月底,伊利以超过千亿的品牌价值位居乳业最有价值品牌第一位。从此次全球乳业20强榜单看,最低门槛为50亿美元;而进入前5强这一营收门槛则飙升至182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每一步向上都需要企业在营收上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对于伊利来说,则是胸有成竹。
2、汤臣倍健自主研发本土菌株获国家发明专利
8月12日,一株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菌”在第十七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亮相,一株名为LPB27的副干酪乳杆菌在第十七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亮相,这是汤臣倍健首次发布的自主研发菌株,目前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LPB27不仅具备耐胃酸、耐胆盐、容易定植于肠道,具有改善炎症、缓解IgE介导的过敏症状以及促进有益菌数量等多种健康促进功能,在免疫调节等方面还可以媲美国际知名菌株。业界人士表示,这次在益生菌领域自主创新菌株的突破,将是汤臣倍健向强科技型企业转型跨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3、国外食品看到川菜新机遇
8月15日,中国成渝预制菜产业大会在成都举行,中国日冷食品集团董事长井户丰茂表示,期待与中国企业合作。目前日冷食品集团对于开发川菜风味的产品很感兴趣,在集团位于上海的产品研发中心,大部分员工来自沿海地区,对川菜的了解有限,他希望能有机会在川渝当地找到合作伙伴,一起开发出味道正宗、有地域特色的预制菜产品。
二、政策梳理
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北京签署《安徽省人民政府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推进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
【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北京签署《安徽省人民政府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推进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8月1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北京签署《安徽省人民政府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推进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研究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食协)发挥行业协会资源、专家队伍优势,围绕安徽省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需求,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推动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协助安徽省及有关部门制定绿色食品产业规划和政策。全力支持安徽省智库建设,根据安徽省需要,适时提供相关行业信息、统计数据、调查报告。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毕智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