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政策原文:
第5条 构建安全可靠、灵活转换、快速恢复、有机组织、适应未来的首都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
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适应,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服务于首都现代化经济建设,立足空间韧性、统筹工程韧性、协同管理韧性、兼顾社会韧性,对标国际前沿、对接国家战略、对准社会需求、对照现实问题,将韧性城市理念进一步嵌入首都规划之中,强化战略部署与系统应对,坚持韧性城市与城市更新相统筹、空间布局与风险治理相统筹、防治措施与精细管理相统筹,以相对有限代价应对复杂风险挑战,构建安全可靠、灵活转换、快速恢复、有机组织、适应未来的首都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
——优运行,自适应。严格落实、有序实施各项规划措施,在面对中低冲击灾害风险时,通过自组织、自适应,能够实现灾害的有效应对,保证城市运行基本不受影响。
——强防御,快恢复。加强不同地区设防要求和冗余应对,提升重点地区韧性能力与薄弱地段防御设施建设,在面对高冲击灾害风险时,确保城市能够实现及时有效的防灾、减灾、救灾,保证城市运行基本正常、快速恢复。
——保基本,重维持。加强韧性城市整体空间布局与各项韧性措施的有效支撑,在面对巨大冲击灾害时,保障首都功能及社会重要功能运转,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科学、有序实现全面恢复。
政策解读:
近日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已获市政府批复。《规划》提出,完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依托城市公园环、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和重要的生命线环廊,构建三条韧性支撑环,不断提高城市有效应对重大风险灾害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能力。
建设三环八廊多支点体系
韧性城市是具备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是安全发展的新范式。2021年,本市发布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四个维度明确了78类任务分工。此次发布的《规划》提出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规划》提出,作为超大城市,北京要构建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韧性城市空间分区。其中,在市域层面,要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生态网络、防灾网络和生命线系统,完善城市开敞空间与区域性防灾设施,构建“三环八廊多支点”的市域韧性城市支撑体系。
“三环”即三条韧性支撑环,依托城市公园环、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和重要的生命线环廊,构建首都功能保障环、城市运行支撑环和京津冀协同联络环;“八廊”为综合区域性战略资源供给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包括京唐秦走廊、京津走廊、京雄走廊等;“多支点”则是由全国及区域交通枢纽、重大能源设施、物流基地、综合应急救援基地等关键设施组成。
建设分布式的韧性城市组团是《规划》的亮点之一。本市划分出39个韧性城市组团,各区有若干个组团。这些组团灾时能发挥综合防范应对、居民基本生活条件保障、区域联合互助支撑作用。
瞭原调研报告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市场调研、企业研究、行业研究及细分市场研究、研究报告服务供应商。分析师团队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专项调研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