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首次将储能与电网调峰、智能化调度并列,作为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
文件提到推进储能能力建设,做好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建设,推进电源侧新型储能建设,优化电力输、配环节新型储能发展规模和布局,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协调发展。
推进电源侧新型储能建设。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和租赁等方式灵活配置新型储能,结合系统需求合理确定储能配置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配套储能并充分发挥调节能力,为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外送、促进多能互补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方面,文件提出积极推动各类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支持调节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收益。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电力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健全储能价格形成机制。指导地方进一步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综合考虑系统净负荷曲线变化特征,动态优化时段划分和电价上下浮动比例,通过实施尖峰电价等手段提高经济激励水平,引导用户侧参与系统调节。
建立健全电力系统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解读】
根据市场调研发现,这项政策强调了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展和现代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角色,其中提出:
1、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文件将储能技术与电网调峰、智能化调度并列,视为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这凸显了储能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在应对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方面。
2、储能技术发展的多元化:文件提出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协调发展,包括抽水蓄能和其他形式的储能技术。这有助于确保储能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3、电源侧储能建设:鼓励新能源企业灵活配置新型储能,以提升新能源的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对于大型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配套储能并充分发挥其调节能力,有助于新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外送和多能互补发展。
4、市场机制与政策支持:文件提出积极推动各类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支持调节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收益。这有助于激发储能技术和其他调节资源的市场活力,促进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广泛应用。
5、储能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动态优化时段划分和电价上下浮动比例,提高经济激励水平,引导用户侧参与系统调节。这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储能价格机制,激励用户积极参与电力系统的调节和管理。
6、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电力系统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有助于确保储能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这项政策强调了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展和现代电力系统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了推动储能技术多元化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建立合理的储能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加强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望为新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构建更加稳固和灵活的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