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合金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支柱性产业,近期北京研精毕智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铁合金行业的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正在逐步改善,有效带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下面将为大家简述中国铁合金市场发展格局的基本现状,并介绍了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铁合金行业发展环境
1、经济环境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营收约为884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了约36.5%,同时铁合金行业下游为钢铁和金属冶炼等领域,在我国宏观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之下,对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也在持续提高,这将会有利带动对铁合金的市场需求量,促进行业发展。
2、政策环境
2022年1月发布的《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纺织重点区域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推动了钢铁相关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铁合金作为钢铁行业上游的行业,将会在此背景之下快速增长。
二、中国铁合金市场格局分析
1、生产企业分布省份较为集中
从我国铁合金行业的生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目前大多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和广西等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以硅锰和硅铁的生产地区为例,其中硅锰产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广西、湖南、贵州、内蒙古和宁夏五个省份的市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7%,其他地区占比仅为24.3%左右;硅铁的主要产区包括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和甘肃等地,其产量占比全国总产量的75%,分别为36.6%、19.6%、16.7%、16%和8.5%左右。
2、行业产能呈现分散态势
在行业产能方面,整体呈现分散的态势,2021年硅锰合金的市场产量约为1000万吨,其中内蒙古产量占比约为35.2%,在全国范围内的硅锰合金生产企业约有148家,内蒙古生产企业占比约为40.5%;2021年高碳铬铁的市场产量约为588.6万吨,市场产能约为1293.2万吨,主要以内蒙古、四川、贵州和青海等地区为主,其中内蒙古的市场产能占比约为46.4%,位列国内首位;2021年硅铁产量约为586万吨,产区以内蒙古、青海和陕西等地区为主,其产量占比分别为33.1%、22%和19%。
3、竞争格局: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分布广泛
目前我国铁合金行业内的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分布广泛,产品同质程度较高,少数具有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市场运作较为规范,比如君正化工、大连重工和吉元集团等,在行业产业链上游不断发展之下,预测未来中小型规模生产企业将会逐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